搭上了薇娅概念股的顺风车 通灵珠宝股价暴涨
按常理说,东西没卖多少,商家哭都来不及,上哪乐呵去。但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只要有点风吹草动,资本就如同嗜血豺狼。
据传,莱绅通灵与薇娅还没合作上,就开始往外放风。结果,公司顺利搭上了薇娅概念股的顺风车。
在今年"520"前后,有着比利时"王室珠宝"桂冠的莱绅通灵就借着薇娅的光短暂闪耀了一回,仅四个交易日就斩获三个涨停。
等股价涨的差不多了(主要是薇娅概念熄火了),莱绅通灵才对外宣称,公司还未与薇娅正式合作,目前还在商量,不急不急。
话音刚落,莱绅通灵的股价就开始"一泻千里",咋涨上去的就咋跌回来。最终,还是苦了那些跟风进场的"吃瓜群众"。
但实际上,莱绅通灵的尴尬一直未停,即业绩连续下滑。
我们发现,莱绅通灵过往"成绩"原本是很优异的,其在2018年之前净利润都成两位数增长。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它收购比利时王室珠宝商Leysen之后,业绩就开始快速下滑。
早在2017年12月,通灵珠宝就通过收购迄今已有162年历史的比利时王室珠宝供应商Leysen ,荣升王室珠宝品牌,从而正式展开了围绕王室IP进行的战略升级。
不过,所有的战略升级,归根结底都是得用业绩来说话。"王室力量"的加持,并未让莱绅通灵变得更强大,其股价在证券市场中也未展现出"王室珠宝龙头股"的价值。
据悉,莱绅通灵于2017年的确创出历史最佳业绩,其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呈现高增长。然而"王室力量"的加持并没能维持多久,莱绅通灵的业绩便出现下图所示的尴尬下滑。
与此同时,莱绅通灵的股价也从2018年1月8日的32.6元跌至当前的8.19元,市值从111亿元降至27.88亿元,直接蒸发了75%。
要不是,趁着薇娅概念股爆发之际,顺势"揩了点油",莱绅通灵的市值恐怕要向20亿靠拢了。
然而,就在莱绅通灵业绩下滑之时,其多名高管却先后离职,由此也引发了市场众多猜疑。其中,猜疑最多的就是集体为业绩下滑"背锅"!
在去年二月,莱绅通灵的常务副总裁和一名高级副总裁,以及财务总监相继因"个人原因"离职。
事实上,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莱绅通灵已有6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一名董秘、两名副总裁和一名监事会主席。
于是乎,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沈东军亲自披挂上阵,同时兼任董事长、总裁、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秘书。老大,你这样身兼数职,真的忙得过来吗?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高管不断辞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公司业绩下滑,而业绩大幅下滑又倒逼其他高管主动辞职,二者之间逐渐形成一种"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资本市场或许并不看好这只"王室珠宝龙头股",毕竟高管连续离职以及业绩"高台跳水"的上市公司,其成长性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