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珠宝世界

“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 展现500年间印度奇异珠宝

发表于:2025-04-08 作者:宝石珠宝世界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08日,"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共设"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和艺术珍品展"两大部分,呈现了卡塔尔王室成员谢赫·哈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萨尼收藏的数百件从莫卧儿王朝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共设"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和艺术珍品展"两大部分,呈现了卡塔尔王室成员谢赫·哈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萨尼收藏的数百件从莫卧儿王朝至今500年间的印度奇异珠宝。

Sheikh Hamad Bin Abdullah Al Thani(谢赫·哈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萨尼)是现任卡塔尔君主的表弟,他从2010年开始收藏印度珠宝,藏品涵盖从莫卧儿帝国时期、英国殖民时期到现代时尚设计中的珠宝珍品。Al Thani 的藏品自2014年开启全球巡展,已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日本甲贺、法国巴黎和意大利威尼斯等5个城市展出。

展品中引人注目的藏品众多,其中不乏富有历史意义的皇室珍宝配饰,以及卡地亚等欧洲知名珠宝制造商在印度传统珠宝形式启发下制作的精美珍宝。包括贾汉吉尔的酒杯、阿尔乔特 II、阿格拉钻石、泰姬陵祖母绿、蒂普苏丹王座尖顶饰、海得拉巴尼扎姆项链、虎眼头巾配饰、纳瓦纳加尔红宝石项链等。

从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到当今时代,南亚次大陆向来被视为拥有丰富稀珍宝石矿藏和巧夺天工的珠宝传统之地。产自这一地区的精品宝石不胜枚举,戈尔康达的极品钻石、巴达赫尚带有红宝石色调的迷人尖晶石、克什米尔以绚烂著称的蓝宝石、波斯湾出产的珍珠等等。在印度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国库来源于矿山"。

对珠宝的崇拜渗透进了印度文明的血液,神奇的宝莱坞中开挂般奢华的场面才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诸尊神、佛、菩萨均华服璎珞,无比庄严。梵语文献中,古印度人将钻石、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锆石、托帕石等9种珠宝比拟为9颗星球,认为由这"九珍宝"(navaratna)组成了宇宙。与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玉石丰富的寓意相似,印度人也同样认为每一颗宝石都寓意深远,或表征寰宇深意,或求比庇吉祥星象。印度佛像之美,同样挖掘不尽。

沙贾汗统治时期对珠宝的推崇达到了顶峰,沙贾汗命人制作了迄今世界上最奢华的王座-- "孔雀王座",用珐琅彩金制成,并镶嵌大量钻石、绿宝石、尖晶石、红宝石和珍珠。沙贾汗奖赏建造者,给其与身体等重的黄金,还称其为"举世无双的大师"。后来宝座作为战利品被带回波斯,以至于波斯王国三年没有征税。惊讶于当时莫卧儿帝国的财富。

莫卧儿帝国名义上在1858年消亡,但实际远在此前,欧洲各国已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带进印度。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宣布成为印度统治者后,印度珠宝明显地显现出英伦风尚。

海德拉巴尼扎母项链,公元1850-1875年,用黄金、钻石、祖母绿、珐琅打造而成,高26厘米,宽19.6厘米。这条项链堪称印度王公首饰中的杰作,旨在炫耀宫廷朝会参加者的力量与财富。8颗经过修饰的大钻石采用明亮式切割工艺,每颗重约10-15克拉,代表了印度宝石琢面工艺的进步。

皇室尖晶石项链,印度北部,公元1607-1608年,1754-1755年。用尖晶石、祖母绿、黄金制作,长51.8厘米。这条项链上的尖晶石带有许多铭文,其中就包括"荣耀尖晶石",指的是皇帝阿克巴本人。皇室之所以珍视这样的宝石,不仅因为其物质价值和物理性质,还在于其尊贵的渊源。

印度作为佛教的起源地,精神世界充实而丰富,珠宝的精湛技艺及元素深刻影响到世界各地,包括现今著名一线品牌卡地亚、宝诗龙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