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珠宝行业的现状
我国珠宝首饰市场已形成境内品牌、香港品牌、国外品牌珠宝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其中,高端市场主要被TIFFANY、CARTIER、BVLGARI等国际知名珠宝首饰品牌垄断。中高端市场、即大众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传统港资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和境内品牌周大生、老凤祥、明牌珠宝、潮宏基等。
我国黄金珠宝企业龙头集聚效应持续加强,主要体现在龙头加速展店方面。目前门店总数超过3000家的企业共计三个,分别为周大生、周大福、老凤祥;与第二梯队的企业差距愈加明显,非上市公司中,周六福的门店总数也据称超过2200个。2017年周大福的GMV超过580亿元遥遥领先,其次为老凤祥和周大生,GMV均超过300亿元;而GMV在100-200亿之间的企业还包括豫园股份、六福集团、周生生等。2017年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8.99/5.40/4.67%,CR3合计市场份额达到19.05%。
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主要为设计加工厂商,下游则是终端零售环节。中下游企业不具有原料议价能力,通过向终端消费者传导原料价格波动。珠宝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珠宝上游开采和下游销售环节的净利润最高,分别达到26%和13%;中间切割打磨和加工制造分别只有3%和5%,各环节产业附加值呈现明显的微笑曲线。
上游开采高度垄断:珠宝行业上游主要为黄金、钻石、玉石等原材料提供商。由于钻石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特点,钻石行业上游被少数国际寡头高度垄断。其中,原钻被三大毛坯钻开采商ALROSA(澳大利亚)/RIOTINTO(俄罗斯)/DEBEERS(南非)垄断;而切割环节则被比利时、安德卫普、以色列及孟买四大世界钻石切割中心垄断。2017年全球钻石首饰消费规模达到820亿美元,美国钻石首饰消费规模达到430亿美元,占据全球总需求的半壁江山。
中游产业链同质化高,以外协为主:钻石产业链的中游为加工环节,我国珠宝品牌除周大福、潮宏基外,其他珠宝企业均以委托加工为主,自主生产部分高设计感产品为辅,或者全部由外协公司加工,从而节约资源投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品牌、渠道建设。
下游终端零售竞争加剧,品牌打造差异化:珠宝零售行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行业利润率和企业规模高度相关,大规模企业利润率是一般企业的近两倍。根据贝恩2016年钻石行业报告数据,大规模零售商利润率在9-11%,而小规模零售商利润率为4-6%此外,下游零售环节竞争激烈,品牌商注重差异化优势打造,广告营销、品牌建设及产品设计成为终端零售/品牌商博弈焦点。